English

企业,管好你的商标

1998-03-16 来源:光明日报 郭建义 我有话说

在市场上,商标代表了企业的信誉,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商标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经济价值,正在引起国内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截至去年11月,我国已有有效注册商标84万件。但是,应当看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商标意识还十分淡薄,拥有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太少。据统计,1996年,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3595.2万户企业中,仅有有效注册商标64.8万件,平均每100家企业1.8件。与此同时,商标侵权案件屡屡发生,国内知名商标大量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提高企业商标意识,完善商标管理方法,已成我国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开拓占领市场的当务之急。

及时注册

商标是现代企业走向市场的“护身符”。在商品投放市场前,企业就应及时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注册,得到其商标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否则就会给他人“做嫁衣”。我国的《商标法》规定了“注册在先”的原则,即商标的所有权属于该商标的首先注册人而不是首先使用人,也由此出现了商标抢注现象。广东强力集团公司的“强力”饮料曾一度畅销东北市场,但该公司迟迟未将“强力”商标申请注册,结果“强力”商标被某省一家小厂抢先注册。强力公司被视为商标侵权,该公司发往东北的价值1500万元的产品被某工商局依法查扣。后来,强力公司不得不花35万元将“强力”商标从原注册企业手中转让过来。一个当时只需花300元即可到手的商标却要付出1000多倍的代价。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商标,我国一些深知商标价值、深得市场之妙的企业深谋远虑,在商标管理中把“大占位”和“防御性占位”等商标战略综合运用。“大占位”是企业把自己的商标占满34大类商品商标和8大类服务商标的每一个位子,故又称为“包圆法”,其商标便取得了在国内所有商品上的独家专用权。“太阳神”、“海尔”、“雪莲”等颇具实力的企业都采用了这种“大占位”战略。为了防止别人把文字和图案组合的商标分拆后另作组合使用,有的企业便将文字、图案分拆开来单独申请在42大商品和服务类别中注册,作为“大占位”术的一种补充措施。“海尔”公司甚至把“Haier”、“海尔”及图形三件总商标都在全部商品类别和服务类别上注了册。“防御性占位”则是企业把与自己的商标图案、文字形似音近的都作为商标注册,以防别人乘隙而入。娃哈哈集团公司在完成了“娃哈哈”商标的“大占位”后,又申请注册了“娃娃哈”、“哈哈娃”、“哈娃哈”、“娃哈娃”等一系列防御性商标,使侵权者无机可乘。

境外注册

商标是国际贸易、商业活动的“世界语”。商标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在出口国先行注册,否则便不会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世界驰名商标“可口可乐”、“柯达”、“雀巢”、“欧米茄”等均在100多个国家申请注册,并取得商标权。我国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给外商一可乘之机,致使近几年国内一些著名商标,甚至驰名商标在国外被纷纷抢注,给这些企业的无形资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为这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严重障碍。澳大利亚一商人竟在一年内抢注了我国180个著名商标!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企业应提高商标意识,加强商标的国外注册工作,为产品走出国门、经营走向国际创造条件。

到期续展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商标权利人在商标专有权期满后需办理续展,到期后不及时办理续展,该商标将被依法注销。如果他人借机抢注,商标所有权即会易主;若商标原主人继续使用,则属商标侵权。长沙中药一厂从1956年就开始使用的“九芝堂”商标,在1982年有效期满时因未及时续展,被人坐享其成。1994年3月1日,我国有8.5万个注册商标有效期满,但截止续展、宽展期结束,仍有5万个商标没有申请和缴费。据国家工商局专家言,这些商标已被注销,它们继续使用将不受法律保护。商标续展注册对企业而言是一个简单的法律程序,也是企业商标管理中的基本常识,只要企业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申请手续,一般都可以使专用权延续下去。我国有那么多企业错过续展注册时限,痛失宝贵知识产权,实当为企业决策者戒。

防止“安乐死”

随着不少发达国家向我国投资方式的转变,一些外商瞄准我国某些名牌商标,堂而皇之地出巨资同一些名牌企业合资。合资后,立即将名牌商标束之高阁,让其“安乐死”。然后,再以新的商标或外商的商标取代。待我方醒悟或合资期满,新的商标已被市场接受,原名牌商标则已布满尘埃,无人问津了。90年代初,上海家用化学品厂将其著名商标“美加净”和“露美”作为无形资产与美国一家公司合资,合资后,合资公司用新的商标抢占了原商标“美加净”和“露美”的市场份额。继而,“美加净”和“露美”的销售额迅速下降。在近几年的合资热中,由于中方企业商标意识淡薄,低估商标价值,一大批中国名牌商标正在退出或失去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饮料市场上,中国8大名牌碳酸饮料品牌只有“健力宝”一花独放;大型化妆品、洗发用品洋品牌已占了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三;等等。面对一轰而起的卖牌合资热,专家学者强烈呼吁:合资切莫合掉牌子,谨防知名商标流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